經過近20年來的發展,我國公募基金行業資管規模在今年10月已突破了7萬億元。但長期以來,權益類基金產品主要以主動型和被動型兩大類別為主,“獲取超額收益”與“低成本跟蹤特定市場目標”難以兩全其美。產品呈現斷層,市場呼吁更有效分層工具的出現,如嘉實的金貝塔。
嘉實基金通過旗下互聯網證券投資App“金貝塔”的創新,打造了中國的“SmartBeta”(聰明的貝塔)策略投資平臺。由于“SmartBeta”策略兼具主動投資創造收益與被動投資規律嚴明的特點,能夠彌補基金產品的斷層。有基金公司高管認為,“SmartBeta”會成為中國證券投資產品創新的重要方向。
金貝塔“SmartBeta”在中國前景廣闊
“SmartBeta”產品近幾年在海外市場發展迅速,據晨星研究數據統計,截至2015年6月,全球“SmartBeta”策略產品的總資產規模為4972億美元,僅美國市場就高達4500億美元。據海外投資人士介紹,由于美國等成熟市場投資者,在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后,對資產的預期回報有所降低,他們更傾向于投資不受人為因素影響,又可以創造高于市場平均水平回報的產品。而“SmartBeta”產品將創造超額收益的Alpha策略以規范化的Beta產品形式實現,兼具了主動管理與被動管理的優點,滿足了投資者的需求,是近幾年發展迅猛的主要因素。
而在中國市場,截至今年中期“SmartBeta”產品僅有5.2億美元規模,仍處于起步的階段,發展前景廣闊。作為國內首只“SmartBeta”基金——嘉實基本面50的基金經理,嘉實基金指數投資總監楊宇表示,傳統的指數基金具有低成本、高透明、紀律性等優勢,但是也失去了主動基金通過資產配置和精選個股帶來的超額收益的機會,在一個有效程度較低的A股市場,這種超額收益的機會還會長期存在。金貝塔“SmartBeta”選擇的是已經被規范化的投資策略的因子,將創造超額收益的Alpha策略以規范化的Beta產品形式實現,產品紀律性強,能夠排除了人性弱點,是投資策略的未來發展趨勢。
從今年下半年基金申報情況看,以大數據為基礎的金貝塔“SmartBeta”產品成為各大基金公司搶占重點。主動投資基金和被動投資基金之間形成的產品斷層,也成為了金融創新的藍海。
金貝塔跨界移動互聯網創新
嘉實基金旗下的網絡金融科技公司,自2014年年底上線了國內首款基于“SmartBeta”策略打造的互聯網證券平臺金貝塔,在一年間已經吸引了百萬級別的用戶群體。而金貝塔平臺的出現,也意味著“SmartBeta”在中國的發展模式已經突破了金融產品的形式,進入了想象空間廣闊的互聯網時代。
金貝塔CEO戴京焦曾擔任嘉實基金投資總監。戴京焦表示,打造金貝塔這個“SmartBeta”策略平臺,是希望通過專業證券投資策略與移動互聯網進行融合,給近1億中國個人股市投資者提供解決“選股難、盯盤難、抓買賣點難”等痛點的新一代工具。在金貝塔平臺由專業的投資者創建有投資思想的“SmartBeta”證券組合,便于散戶能夠迅速理解以及參照使用。投資者自愿選擇是否跟投組合內的證券,熟悉使用投資理念及平臺功能后,逐漸買得清楚,賣得明白,從而有助于提升投資勝率。
目前,金貝塔平臺已引入近百名證券分析師、專業研究人士作為官方認證用戶“大V”,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大V”為獲得第十三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獎項的明星分析師,其中有9位大V更獲得各行業第一名。嘉實財富量化團隊則作為金貝塔的戰略合作伙伴,通過量化模型開發各種“SmartBeta”策略組合,截至今年11月底,嘉實財富量化團隊創建的61個組合中,實現正收益組合占比95%,組合收益中位數達到61%,75%的組合戰勝相對基準,超額收益顯著。這些業績優秀的“SmartBeta”策略組合通過互聯網創新,免費提供給廣大投資者使用。金貝塔打造的國內首個“SmartBeta”平臺,也是國內踐行普惠金融的重要創新平臺。